4月2日凌晨
西昌未眠
凌晨1时20分,
载有木里森林火灾
救火英雄遗体的车队
抵达西昌。
在西昌市区通往殡仪馆的路上,
群众自发走上街头,
手持菊花守候在街道两旁,
等待着在火灾中牺牲的救火英雄归来。
就在一天前,
在海拔3000多米的森林火海里,
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,
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影响,
突遇山火爆燃,
多名扑火人员失去联系。
截至4月1日18:30 ,
30名失联扑火队员遗体已全部找到,
包括27名森林消防员
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。
在27名森林消防员中,
1个80后,24个90后,2个00后。
牺牲消防员最后的朋友圈
上面这张截图
来自牺牲的中队长张浩的朋友圈。
他刚刚结婚不久,
最近每一个动态却都是在任务途中。
他的朋友圈里除了任务,
最多的就是穿过的军装。
另一名牺牲的兄弟蒋飞飞,
最后的朋友圈同样是
奔赴火场的画面。
何为“逆行者”,这大概是最动人的诠释。
目前,经现地勘察,凉山火场已无明火,只有内线悬崖上有少量烟点,已无蔓延威胁。今早(4月2日),四川森林消防总队派出250人向火场增援。现场联合指挥部将集中火场现有力量和上午到达的3架直升机实施彻底清理,力争上午实现无明火、无烟、无气。初步判断,火灾由雷击引起。
为何会出现雷击火?
雷击不是主因,闪电才是“元凶”
专家解释,四川森林草原火灾成因分为石头撞击引发、雷击(闪电)、人为点燃等几种。
“其实雷击火是‘闪电火’。虽然发生的不多,但也有,而且主要出现在攀西地区。”前述专家介绍,由于干旱河谷、干热河谷气候广布,攀西地区容易出现“干打雷”,即,只打雷不下雨或小雨且伴随闪电。
而遇到冬春季节高温少雨的时候,“干打雷”的闪电就容易引燃树木、地表可燃物,进而引发森林大火。
“特别是这个季节,木里的树木已经干到极容易点燃的地步。”前述专家说,今年入春以后木里县持续高温少雨,出现雷击火并不意外。
“导致轰然燃的原因有很多。”有专家认为,发生轰燃,是植被茂密、林下可燃物多、地势陡峭、风力大等综合作用的结果。
前述负责人表示,在地表火产生的热辐射作用下,一定区域的植被被烤到燃烧临界点,并产生大量的可燃气体。在风的作用下,瞬间产生较大面积的立体燃烧,在坡度越大的地方越容易出现和强度更大。
在人员很难快速撤离的情况下,很容易被高温、缺氧等伤害。
“这里全是原始森林,林下可燃物堆积很多。”专家解释,经过现场勘查,事发地为原始林区,地表主要植被是云南松和杂木。
随着近年来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加大,特别是天保工程启动后,当地一直处于封山育林状态。地表可燃物堆积越来越多,一旦遭遇明火,将会短时间内出现火势快速蔓延现象。
再加上,本次森林大火初步判定为地表火。
与火势蔓延快但大部分燃烧树梢的树冠火不同,地表火会引燃地表较厚的可燃物,且燃烧期长,在外在明火作用下,“悲剧就这么在多种因素下发生了”。
本文转自:中国青年网(微信号:youthzqw)综合川报观察(记者 王云)、三剑客(ID:jiankesan)、央视新闻
发表评论